教师招聘
当前位置:

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梳理(一)

2018-08-20 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浏览次数:

(六)表示修饰关系。

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(《劝学》) 

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(《寡人之于国也》

项王按剑而跽曰:“客何为者?”(《鸿门宴》)

(七)表示因果关系。

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(《游褒禅山记》)

表恶其能而不用也(《赤壁之战》)

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。(《论语》)

(八)表示目的关系。

缦立远视,而望幸焉(《阿房宫赋》)

籍吏民,封府库,而待将军(《鸿门宴》)

吾恂恂而起。(《捕蛇者说》)

2.代词。第二人称,一般作定语,译为“你的”,偶尔也作主语,译为“你”。

而翁长铨,迁我京职,则汝朝夕侍母。(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)

3.助词。

(一)相当于“以”,表范围。

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(《易经·系辞》)

(二)表反问语气,相当于“岂”。

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(《论语·颜渊》)

4.动词。同“如”,好像,如同。

溺死者千有余人,军惊而坏都舍。(《荆人夜涉》)

5.复音虚词“而已”。放在句末,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罢了”。

一人、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抚尺而已。(《口技》)

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如是而已。(《师说》)

二、

1.疑问代词。

(一)单独作谓语,问原因,后面常有语气助词“哉”“也”。

何者?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

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,何哉?(《岳阳楼记》)

(二)作宾语,主要代处所和事物,可译为“哪里”“什么”。译时,“何”要后置。

  • 1
  •  
  • 2
  •  
  • 3
  •  

注: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

立即咨询

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

免费网课

面授班级

    历年真题下载